#農業洞察AgriINSIDE 美豬議題 時空背景變了?
【時空背景變了什麼?開放美豬對臺衝擊小的原因】
▍無利可圖的生意,沒人想做
臺灣豬肉資給率超過9成,...進口主要國家為加拿大,占進口比例的47%...。由於加國豬比美國豬更具便宜,因此開放之後對進口肉品的版圖估計影響不大。
.
.
.
▍今非昔比,臺灣品牌自我認同
進口食材往往被認為是高品質、可信任、安全健康的代表...當豬肉產品搖身一變成為很潮的「臺灣精品伴手禮」,臺灣豬也就不再是那個懼怕自由貿易的弱勢產業。
.
.
.
▍談辦桌上講科學 溯源才是食安解方
國際間的談判桌上終究講科學,搭配透過檢驗標準或檢疫條件來相互制衡,進口與否不再是0與1的是非題。
...做好進口產品的「管理措施」,嚴格把關美豬(特別是豬內臟)的瘦肉精有沒有超標、定期將萊豬的流向交代清楚、並強化本土食材的溯源機制,避免消費者恐慌。
▍至於曾經否定科學數據的倡議者們,除了好好說明昨是今非的原因,也該替自己過去的主張向支持者說聲「歹勢」
🐖↓點進全文看完整分析↓🐖
https://www.agritech.org.tw/2020/09/agriinside.html